律师咨询热线:13983626801

您当前位置: 主页 > 法律文集 > 案例分析 >

未成年人在网游中大额充值能否退回?

2020年04月30日  重庆鼎之律师事务所   http://www.cqdzlawyer.com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移动支付给我们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孩子用家长的账户打赏主播、充值游戏的事情也屡屡发生。3月31日,鼎之所李艳秋就遇上这么个案件。
【案情简介】
前几日,王先生发现自己银行账户上少了3万余元,于是前往银行打印流水。经银行工作人员提醒,王先生才明白自己的儿子小宇把这笔钱充值到网络游戏中购买装备了。据王先生所说,自己以前在使用微信支付时被儿子看到了密码,后来银行发过来的扣款短消息,又被儿子逐一删除,直到发现余额不对去银行查,才知道发生了这事。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去年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登陆界面需要玩家实名认证,输入真实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小宇也证实了自己在登录这款游戏时,使用了自己真实的身份信息。王先生据此认为,游戏公司完全没有尽到职责,未成年人登录游戏进行充值可以理解,但是应当有限额,一日充值几千块的行为,应当引起游戏公司的注意。之后,王先生多次拨打游戏公司客服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
【律师观点】
李艳秋律师认为,游戏公司作为提供互联网休闲娱乐游戏的一方,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去年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中规定:8到16周岁的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过程中,单次充值不得超过50元,每月充值不得超过200元。在本案中,游戏公司实际能够在后台看到,未成年人小宇的充值金额远远超过“通知”限额,因此游戏公司并没有尽到基本的审查义务,属于违规操作。另外,未成年人充值三万多元打游戏,实际上是一种“无效的”买卖合同关系。因为13岁的孩子,属于法律上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3万元的消费行为与他的意思表示能力不相适应,其行为效力待定。如果孩子的父母事后不同意这笔交易,这个交易是可以被认定为无效。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无效合同可以要求对方返还所花费用。